这是一个期待领袖表达明确立场的时刻。无论是政治议题、教会议题、道德伦理议题,人们期待听见教会领袖表达的立场,也可以借此判断对方的信仰是否纯正。然而,有些时候表达立场只是挑起无谓争端的试探。当年,法利赛人也将行淫的妇人带到耶稣跟前“请教”祂的立场。当然,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试探耶稣,而这妇人充其量不过是他们所利用的工具。如果耶稣赞成处死妇人,祂可能会被控告抵抗罗马政府的律法。相反,如果祂不赞同,祂可能就会被控告违背摩西律法。
两种立场,我是哪一个?
这里有两股势力在互相拉扯,就是法利赛人所代表的“自以为义的宗教人士”和妇人所代表的“放纵私欲的人”。
基本上,这个世上充斥着这两种立场的人之间的争闹。在极端保守的地区,自以为义的宗教或道德分子在以自己空洞的宗教行为,指责那些活在罪中,没有遵行宗教律法的人。在另一些地区,这个情况可能是完全倒转过来的。特别在一些开放的国家,一些的宗教人士反而被那些放纵情欲的人嘲笑。他们体贴个人私欲,排挤那些想要守住道德底线的人。如果约翰福音第8章的事件发生在一些容许色情行业的地区,可能被排挤的就不是那位妇人,而是法利赛人了。
耶稣为什么也不表达立场?
“耶稣为什么逃避?为什么不表达立场?为什么要弯腰写字”。如果现在我也站在那里,这恐怕是我的心声和呐喊。在选择立场的时候,耶稣竟然在那里弯腰写字!当我们有这样的疑惑时,应该想想那位妇人当时的感受。虽然自己有错在先,但面对当众的羞辱,甚至自己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罢了,她的心是多么的羞耻和恐惧,而耶稣的一句话将决定她的生死。耶稣深深知道她内心的感受。耶稣的弯腰写字并非认同对方的罪行,而是不愿意加入审判的群体,弯腰写字是体恤,是怜悯,是向错误一方表达接纳。
祂接下去所说的话,看起来并没有清楚表达立场,却将整个局势扭转过来——“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。”这些民众便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。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要比这妇人圣洁得多,却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心里没有污秽。谁能审判罪人?只有那位无罪的耶稣基督。
我们确实不可妥协真理的标准,但有时表达立场并不是表达信仰。尤其在这个各样议题容易被利用和炒作的时代,许多的议题都被政客、有心人士利用来达成自己的议程,甚至分裂社会。他们未必真心关心是非对错,也未必真正关心当事人的需要,这些议题成为了当年的“淫妇”,被利用的工具来为自己谋利,借此欺压和撕裂他人。
到头来,轻率的立场只不过是让自己加入了审判的群体,来欺压弱势方。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,往往两方的立场都是由世界来定义的,难道基督徒必须在两种由世界定义的立场中选择一方,才能有效表达信仰吗?或者说,这就是正确表达信仰的方式吗?
基督的福音从来不站在自以为义的一方,也不站在放纵情欲的一方。有时,我们双方都不讨好。自义的人会指责我们太过包容,放纵的人会指责我们太过坚持是非对错。
耶稣的福音立场
难道耶稣没有立场吗?有的,只不过不是世界所定义的两方立场,而是祂所宣扬的福音立场。祂对妇人说:“我也不定你的罪,去吧!从此不要再犯罪了。”一方面,我们必须让人看见基督的福音对于每一个人的接纳和邀请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看见祂对罪恶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。我们不站在自以为义的宗教人士一方,也不站在放纵肉体私欲之人一方,而是看所有的人(包括自己)都是罪人,都需要神的怜悯和拯救。我们呢?不过是先得到这恩典,我们算不得什么,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以高道德姿态来审问他人?然而,这是否说我们妥协对罪的立场吗?不是的,对我们而言,罪仍然是罪。只是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还未得着救恩的人,他能明白这事呢?
即使世界的立场和制度在不断的改变,又会影响我们什么呢?我们已经得到了那不能震动的国。当社会的制度和架构在不断改变时,让我们宣告神的国永不改变。当人们努力想透过坚持立场来改变制度和架构时,让我们继续相信基督的福音才是人们根本的需要。
评论
发表评论